便利店人間:當代勞動寫生

けん
Mar 14, 2021

--

緣起:

上了大學,開始參與事務之後,自己總是團隊中雷人的那一個。發現這樣悲慘的事實後,開始對「工作」感到恐懼,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成為無用的人。在參與事務時,提不起任何興趣做自己被分配到的工作,開始擔心在未來的職場,無法勝任所有的職位,只能做純然的勞動者。

然而在勉強自己做事時,心中有塊總是在哭泣。自此之後,開始夢想著「如果能永遠不工作就好了。」怨嘆著「為什麼人類要工作呢?」

但另一方面,又對於半澤直樹、下町火箭或是官僚之夏這樣的作品深感興趣,期待自己能如同劇中主角,在職場上過關斬將,為自己的人生奮鬥。積極地面對工作上的挑戰並從中獲得成就感,以及消極地逃避工作上所交辦的事務並縮頭逃避自己的無能,這兩個衝突的特質,讓我開始思考「工作到底是什麼?」

本文目的:

  1. 紀錄思考內容
  2. 紀錄讀後心情
  3. 學術地圖中的未竟之處
  4. Next step

— — — — 以下爆雷!— — — —

故事:

一位年近四十無法融入社會的獨身女性,以不合適的方式與他人互動,卻也未曾傷害他人,活在交際的狹縫中,在成為便利商店的店員之後,循著標準作業流程,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適當且準確地成為了便利商店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自己的私生活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面對各式探問而逐漸產生不耐,遇見的另一位男性也深受此等痛苦,進而選擇同居以避免更多的探問,這樣的改變卻也使得他脫離店員身分,而必須去尋找其他正職工作。在正式踏入面試會場前,去到附近的便利商店借廁所,才發現這應該是他存活的地方,最後選擇作為店員存活下去。

在故事中可以看到數種觀念的衝突:男性奮力抵抗社會結構,但自身卻無力存活;女性的私生活眾人評價的焦點,連帶著女性自身也被評價;缺乏身為人的活力,無法合適地與他人互動,卻在機械式的工作上找到救贖;自己被機械式的工作所定義,卻也樂在其中。

這些情節(主題)都有相對應的研究主題,這些研究主題當然是「現代」的重要研究主題,然而這本小說卻呈現了「當代」的情況。女性主義最初會主張女性的權利,甚者會提出父權結構,說明社會體制是同樣地壓迫男性與女性,然而當代較少關注那些無力獲取利益的男性(例如本身具有強烈結婚意願卻無法結婚的男性);研究資本關係的人,同樣也會批判資本家與勞工的不對等結構,然而當被壓迫的勞工在過程中得到滿足,而自願成為這樣的關係,不對等結構仍應該被批判或是改造嗎?當代的人看似在空閒時間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卻總是存在著受限的選項,甚者人本身毫無動力去做這些事情,最終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或滑手機消耗自己的時間,留下空洞的自己與逝去的時間,而自己似乎只是為了工作而存在,且樂在工作當中。這些都是小說呈現出屬於我們的當代困境。

思考內容:

回到勞動:馬克思與傅柯

同溫層中認識的關於勞動此主題的大師,非屬馬克思不可。他提出對勞動的看法。觸及資本累積的特殊性,以及勞動者所面對的困境 — — 異化等等,這些獨到的見解開創了新的社會學研究方向,的確引領風騷一百年。然而它可能可以解釋為何我們需要工作(因為我們是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下,迫於生存的需求),然而沒辦法解釋「閒閒無事的時候,也很痛苦」,甚至也無法回答半澤植樹中那些熱愛工作的人,甚至無法解釋在做機械式工作的主角會感到充實快樂這樣的現象。

馬克思對於人的豐滿想像,在小說中不復存在,只留下一個空洞的人形,主動且樂於完成這些機械式的工作。當代的人是否就是空洞的主角需要實證研究,然而馬克思沒有辦法回答在面對這樣空洞的人形時,去除不平等的結構能改善什麼,或讓誰的生活更好。

在這邊,傅柯似乎接手了這樣的分析,物的技術性合切地解釋發生在主角身上的事情:主角被SOP充滿,而成為了SOP的代行者。合適的說明了當代的現況,然而人卻依然的空洞。

未來在哪?

這樣的困境,是從我自身生長出來的:在空閒時總是不知道該如何度過時間,時常感到自己毫無價值,卻又很抗拒去做工作;做工作的時候,卻又滿足於那個當下,覺得自己永遠這樣也沒關係。便利店人間諷刺地將這樣的現象重現於眾人眼前。面對當代的自己,我們到底能怎麼辦?

新馬克思派的學者會說:千萬別被資本家口中的假平等給騙了,因為持續搾取勞力的結構仍未改變。傅柯派的學者會說:就別想超越自身的事情,想想「生存」,能活下來才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事情。本書提出的結論,由主角的行動也可得知是類似傅柯派的學者。

心得:

藉由一個邊緣人主角,在擔任便利商店店員所感到的充實快樂,給呈現出來。當中有很多標籤(主題?)可以探討:女性、勞動、社會觀感、人是什麼、解構。當中也呈現了兩種面對困境的方式:在現有的情況下做到最好;憎恨結構但又順從結構。

最諷刺的地方是:看書的當下身在軍中,身體很是接受這樣的被他人無限詬病的環境。我想主因是因為班長們並不會無由來地罵人,即使罵人我也不常是第一批受到砲火的人,班長也不會主動要求我們做一些無意義到不行的事情,畢竟那些都是上層指派下來的指令。收假時總是需要檢查行李;在軍營不能脫離部隊掌握、不能講道理(?);必須要做有點討厭的操課、或是在擦槍時份偷閒;要吃著刷新底線的食物(至少那還是食物,沒有無法下嚥);在所有的吃飯時分要幫所有人處理吃飯相關的事情也必須洗所有人的碗;放假時要定時回報。除了上述這些以外,單就軍中生活並沒有太多令人煩心的事情,我的簡氏健康量表大多也都是屬於五分以下的分數,相較於過往動輒十二分以上,可說是長足的進步。更別說軍中生活真的是規律:按「時」操課。結束的標準並非進度,而是時間。最重要的是,我在做自己的工作時,感到滿足,覺得自己好像也能成功些事情,也是個對大家有幫助的人,是個有用的人。用身體了解到工作帶來的滿足感,正如同書中的主角,在工作的時候感受到的意義感。

未來:

還是要抓清楚,到底是勞動的什麼部分令人困惑。這是屬於從自身生長出來的問題,唯有自己才能搞清楚到底不理解的是什麼部分,到底是不爽自己被工作充滿而失去做其他事情的機會,還是工作本身就是個假象,而是不開心自己過度看人臉色,而不願意突破自己的心防去完成真正想做的事情。

至於學術之路,我們還是且站且走吧。

後話:

感謝軍中同袍(?)神奇海螺的對談,談話中提及了理論方面的思考進路,基本上此篇就是為了記錄這些外在於我的東西而寫成的。對於此書,我擁有的只有震驚、被諷刺、與爽快。

我其實跟馬克思與傅柯超級不熟,有寫錯之處,請砲火齊開。

--

--